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 浏览:次 日期:2020-04-18 10:04:58

开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制人:教研室集体编制

编制时间:2022年6月     

审定人:林海燕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

英文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课程代码

17028150300

课程性质

通识必修课

课程学分

3学分(理论2.5学分

+暑期社会实践0.5学分)

课程学时

40学时

适用专业

在校所有本科专业

课程组负责人

许晓玲

课程组成员

朱志明  黄艺羡  何孟飞  陈苏谦  潘姗姗 黄瑾宏  蔡春良  徐寿凤  许晓玲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参考书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用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7.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8.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9.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1.

10.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11.《思想道德与法治》“三题三入”教学详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目标类型

课程目标内容

课程目标1

知识传授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思想、道德、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2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讲解、课内活动及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观念和心理素质,使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课程目标3

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法治素养和行为素质。

课程目标4

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要点

序号

知识模块(章节)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程思政

融入点

1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1.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3.掌握: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1.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鼓励学生在新时代下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2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1.了解:人生观的主要内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理解:人的本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正确评价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3.掌握: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成就出彩人生。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生价值的评价和实现。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2.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

2.理解: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之钙;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掌握:掌握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坚定理想信念。

2.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4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1.了解: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3.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1.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做忠诚的爱国者,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1.传承中国精神。

2.做忠诚的爱国者。

3.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5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坚定价值观自信。

3.掌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坚定价值观自信。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定价值观自信。

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1.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变化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

2.理解: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3.掌握:道德的本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个人品德的培养;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3.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5.个人品德的培养。

 

个人品德的培养。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

2.中华传统美德与革命道德。

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4.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育。

7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1.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2.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建设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解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和特征,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3.掌握:法律的含义;我国宪法的地位;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思维及其培养;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法律的含义。

2.我国宪法的地位。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4.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意义。

5.培养法治思维。

6.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7.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8.依法行使权利。

9.依法履行义务。

 

1.法治思维及其培养。

2.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法治思维的掌握与培养。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3.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序号

知识模块

(章节)

教学内容(知识点)

教学方式

学时

支撑的

课程目标

1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讲授、讨论

2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2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讲授

2

课程目标1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讲授、讨论

2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3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讲授、讨论

2

课程目标1

第二节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讲授

2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4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讲授

2

课程目标1

第二节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讲授、讨论

4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5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讲授

2

课程目标1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讨论

2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6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讲授

 

2

 

课程目标1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讲授

2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第三节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讲授、讨论

4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7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讲授

2

课程目标1

第二节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讲授、讨论

2

课程目标1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讲授

2

课程目标1

 

第四节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讲授

2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8

课程实践

社会实践、期末考查

实践、考查

4

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五、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1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主要是平时作业、期末考查。

课程目标2

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等相关知识实践了解、掌握、践行情况进行考核,主要以课堂讨论、提问及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

课程目标3

在具体实践和活动中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主要是平时表现。

课程目标4

对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具体行动的情况进行考核,主要是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查;具体实践和活动中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主要是平时表现和社会实践。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比例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成绩

40%

(1)课堂表现情况

根据课堂表现加减分。

(2)参与互动教学情况

包括演讲(或辩论及其他形式)、质询(提问与回答提问)、制作PPT等,每次加1-10分不等。

(3)作业完成情况

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视学期总作业次数可加减分。

期末成绩:社会实践(10%)

+期末考查(50%)

10%

布置实践主题,用微电影、调研报告、论文等形式提交。

50%

用纸质考核方式组织期末考查,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50%。

采用开卷考查方式,允许带教材、笔记和纸质资料进考场,不允许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工具。

 

总评成绩

100%

总评成绩表

 

 

关闭】 【返回顶部】 【返回栏目】【首页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