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革命初心,5月10日至11日,我院师生共赴龙岩开展了“寻迹闽西红色路,薪火传承启新程”红色研学活动。我院团委副书记潘怀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辛如彬老师以及2024级学硕班全体同学共计50余人走进闽西革命老区,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寻根铸魂
追溯红色基因的精神脉络
5月10日上午,研学团抵达红四军新泉整训纪念馆。在纪念馆前的大榕树广场,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聆听1929年红四军在此开展政治军事整训、完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历史背景。斑驳的砖墙、古朴的陈列物件,无声诉说着人民军队在此铸魂砺剑的峥嵘岁月。随后,师生们先后参观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在革命先辈工作生活的场景中,感受军民同心、纪律严明的优良传统,体悟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早期实践脉络。



当日下午,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抵达古田会议旧址群。在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的鎏金大字前,讲解员深情讲述古田会议确立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原则的历史意义。在毛泽东纪念园,全体人员向毛主席雕像敬献花篮,三鞠躬致敬,重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革命信念。走进古田会议纪念馆,通过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和影像资料,师生们系统学习古田会议前后的革命斗争史,深切体会老一辈革命家 “不畏艰难、勇于斗争” 的精神内涵。



缅怀先烈
赓续土地革命的先行精神
5 月 11 日,研学团奔赴新罗区,先后参观后田暴动旧址和邓子恢纪念馆。作为 “土地革命之先声”,后田暴动遗址展现了闽西人民率先开展分田分地、建立红色政权的英勇实践,师生们在旧址中聆听革命故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初心底色。在邓子恢纪念馆,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师生们了解了这位 “闽西革命先驱” 波澜壮阔的一生,被其 “坚持实事求是、心系人民群众” 的崇高品德深深触动。

随后,研学团走进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千余件文物、史料照片和影像,全景式展现了闽西作为革命老区的辉煌历史。师生们驻足于 “闽西英烈” 展区,在革命烈士名录墙前默哀,从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中,感受闽西子弟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的精神丰碑。

此次研学行程紧凑、内容厚重,既是一次追溯革命原点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堂沉浸式的思政大课。从新泉整训的制度奠基到古田会议的思想铸魂,从后田暴动的先行探索到中央苏区的全局贡献,闽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作为马院学子,我们更应传承红色基因,让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同频共振。本次活动是落实“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融合的重要实践,未来将继续依托闽西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更多“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现场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磨砺中担当时代使命。我院也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持续深化 “大思政课” 建设,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培养更多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文字:黄天豪 图片:徐素芬、林雪 责编:潘怀杰 编审:陈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