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问·学”交流机制,做到学生社区既要“造形”,更重“铸魂”。10月20日晚,由闽南师大圆山校区管委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和自律会承办的“璇霄丹台,育人圆梦”圆山青年沙龙在圆山红活动室举行,本期主题为“话闽师印象,享‘闽’好时光”。圆山校区各学院近40位师生参加,我院团委副书记潘怀杰、陈晓蕾老师全程参加活动。商学院苏韵忱、黄秀琴、郑文炫,历史地理学院曾楚妍、龚潇倩,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映君、郑培烨作为青年嘉宾参加。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语为开端,主持人郑周翀鼓励同学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活动中,潘怀杰老师谈到,我校不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还积极为闽师学子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着力将育人资源下沉到学生社区,用关爱陪伴大家健康成长。莘莘学子们身处闽师,结缘闽师,要不断了解闽南师范大学深厚的校园文化,挖掘让自己不断成长的宝藏,不断增强对闽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交流中,陈晓蕾老师结合亲身经历谈到大学是知识的深邃海洋,更是梦想的起航港湾。历经求学到就职闽师,成长路上走过的每一步路她都与漳州、与闽师休戚相关。在闽师,她学会了思辨与探讨,懂得了坚韧与挑战,同时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实践铸造未来,在追梦中成长,在成长中追梦。交流中,大家对“大学读什么?”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闽之南,山之秀。在场师生身处此景,关于闽师的温暖回忆不觉涌上心头。在随后的沙龙中,青年嘉宾与老师就“如何过好大学生活”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们结合自己在圆山校区的生活经历、在北江滨校区的活动体验、在“一马当先”等赛事的备赛竞赛心得体会为切入点,勉励新生充分利用圆山校区浓厚的学习氛围与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学会在约束自身、提升自我的同时保持适度松弛感。青年嘉宾们的发言情感真切,深入人心,吸引青年朋友不自觉参与到讨论之中,让在圆山校区的同学更加心安,更能依山静学。



“璇霄丹台,育人圆梦”第三期圆山青年沙龙——“话闽师印象,享‘闽’好时光”活动旨在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社区“三全育人”功能。同时构建一个师生、生生思想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社会时政,传递时代主流声音;进一步提升闽师圆山青年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增强对学校和圆山校区的认同感,把“博学、明理、砺志、笃行”的育人目标落实落地。

正如活动尾声陈老师的深情总结:理想如明灯,指引着我们未来的大学生活,作为闽南师范大学的一份子,应当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信念,勇于担当,不断增强青年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

(文字:王洁 图片:王钰欣 马玉 责编:沈书伊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