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及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深化青年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5月10日上午,在逸夫图书馆五楼多功能报告厅,开展了一场别样的思政课堂--“人工智能+”主题辩论赛。本次辩论赛由我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承办及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协办。22级研究生李壮担任主持,邀请姚禹、何铭灏、李重明、丁世林、陈源充五位不同学科专业的博士教师担任评委,特邀嘉宾何孟飞教授现场指导。此次活动吸引了近四百名师生线下热情参与和部分师生线上观摩。

此次辩论赛紧扣“人工智能+”这一社会热点,正反两支战队由不同学院专业学生抽签组建、遴选智囊团,并围绕“人工智能是提高还是降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对立观点,展开了唇枪舌战的辩论交锋。正方从人工智能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证,反方则从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会造成大学生过度依赖、缺乏学习能动性等方面进行反驳。辩论中,双方辩手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了他们围绕这一辩题查阅大量资料以及深入的学习思考。特别在自由辩论阶段,辩手们的妙语连珠的精彩表现,让现场同学不时为之鼓掌与喝彩,也激发了思想共鸣。辩论后,五位评委从不同的角度对辩论赛主题及辩手们的表现作出了精彩的点评。最后,在评委和现场同学线上线下共同投票下,正方荣获了本次辩论赛“最佳辩论队”称号,正方四辩汪雨杰同时荣获“最佳辩手”与“最受欢迎辩手”称号。

此次课堂辩论活动,是思政课教研生态的一次新探索,旨在充分调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辩论较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今后,我院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深入探索数智赋能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图片:宋萍香 孔云丽 李聪伟 文字:林海燕 马怡 李壮 责编:林海燕 编审:陈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