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学工动态

诚实守信,防骗先行|共创安全校园环境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9日   浏览次数:

在这个信息如潮的时代,诈骗如同暗流,潜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怀揣梦想,却也因涉世未深而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学习防诈骗知识,守护我们的青春与安全!

一、 认清诈骗手段,筑起防骗长城

校园贷:甜蜜的毒药校园贷,这个看似能解决一时资金困扰的“救星”,实则是一剂甜蜜的毒药。它们通常以低息、快速放款为诱饵,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高利贷的泥潭。一旦逾期,高额的滞纳金和罚息将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让我们无法承受。更可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麻烦。

套路贷:精心设计的骗局套路贷,这个名词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它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制造虚假的借贷合同,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形成虚假的债权债务关系。他们往往还会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逼债,让我们陷入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套路贷的真面目,避免陷入这个无尽的噩梦。

回租贷:以租代售的新陷阱回租贷,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它以租赁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为名,实则通过签订不公平的租赁合同,让我们支付高额的租金和押金。一旦我们无法支付,他们便以违约为由,没收我们的电子产品,甚至要求我们支付更多的费用。这种诈骗手段狡猾至极,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己的财物。

二、增强防骗能力,守护个人信息

1、增强防骗意识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诈骗行为的界定和法律责任,对诈骗行为保持零容忍度。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尤其是涉及金钱、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的情况,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些信息来实施诈骗行为。同时,也要定期更换密码,确保自己的账户安全。

3、培养理财意识:消费是满足需求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暂的虚荣感。作为成年人,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避免盲目攀比,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4、学会求助:一旦发现自己陷入诈骗陷阱,要及时向学校、公安机关或相关机构求助,大家可以关注“闽南师范大学保卫处”公众号,必要时拨打校园报警电话2591412,以尽快获得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尽早摆脱困境。

三、宣传防骗技巧,共度快乐时光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诈骗手段以及其危害,提高同学们的警惕性和防骗能力,我院资助中心组织各班于近期开展以“做好诚信、防骗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上,各班班长通过PPT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讲解了诈骗的几种常见手段,借助最新的几起校园诈骗案例,针对性地提出了面对各类诈骗时应该保持的心态及解决方案。此次主题班会活动,提高了我院学子的防骗意识,未来,我院将进一步推动防诈反诈工作走深走实。

最后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立身之本。我们要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参与任何诈骗活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防骗能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到诚信立身、防骗护航,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美好的校园环境,让我们的青春在这里绽放光彩!

文字:谌夏兰 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沈书伊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