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媒体平台报道我院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开展情况
来源: 浏览:次 日期:2024-01-27 12:00:00

“大思政课”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打造“教学目标共同体”“教学资源共同体”“师生成长共同体”三个共同体,通过建立一体化体系,从源头上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构建“大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打造教学目标共同体,构建知识共同体,打造思维共同体。

一是以“名师”带教。发挥福建省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核心作用,组建高校、中(含中职)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联盟,发挥名师引领,做好学段衔接,统筹开展各学段思政课送培送教工作。2020年以来对1000多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送培工作,2021年以来分别为龙岩学院、莆田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了送教工作。

二是以“品牌”带学。创建“V一马当先”微信公众号,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竞答等。推进“大手拉小手”工程,与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第一中学、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等10多所中小学签署共建协议,做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科研共谋、队伍共成长,将高校思政品牌课程向中小学延伸,牵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学习,形成知识共同体。

三是以“机制”带做。聚焦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政策设计和机制创新,2019年学院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马院统筹+教师教研+校地共建”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大中小学联动,运用基地、平台,以比赛带教研、以研讨带科研,打造思维共同体,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主动提升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

“大思政课”是一个整体,需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打通教育资源壁垒,形成教育合力,打造教学资源共同体。

一是搭建“大平台”。建立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平台,推动大中小学教师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围绕共同的思政教育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召开了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能力大赛、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比赛,在全市范围内加强了校际、学段间教师的教研交流,推动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

二是集成“多资源”。依托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开展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融合交流,形成案例库、故事库、项目库、成果展示集等,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实践探索与成果总结。搭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不同学段教师为主体建立各类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优秀案例、经典著作、网络资源等。统筹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和深度结合。

三是突出“本地红”。学院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展播由教师指导制作的地方红色视频50多部;依托省级优秀宣讲理论公众号“V一马当先”推送365篇、91万余字红色推文;编演红色剧目《谷文昌》等;举办“永远的马克思”“百年初心 再启征程”等“红色能量永相传”系列文艺汇演,通过本地红色文化打造特色思政课教学资源。

要建设好“大思政课”,教师要用心用情讲好思政课,引导学生真心喜欢听、终身受益听。推进高质量“大思政课”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

一是优先学生发展的“学生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要义。高质量“大思政课”建设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学生发展的“学生端”。学院多次组织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业建设会议,邀请基础教育一线政治学科名师参加了会议。根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之各学段特点与育人特色,从培养目标、毕业去向、技能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修订。

二是稳住领学共赢的“教师端”。打造高质量“大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必须稳住“教师端”。学院依据福建省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策划培训专题,设计培训方案,2020年以来先后承办培训班、研修班、研讨会共计30多场,2023年跨四省份联合宁夏师范学院、怀化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宁德师范学院,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30多名师生进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联学共建,前置提升“准教师”素养。

三是创新形式多样的“活动端”。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与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举办“大思政课”宣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每年以社会热点、焦点等为主题联合开展“行走的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学院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以实践为依托弘扬正能量。学院选派思政课骨干教师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定期到中小学、社区等进行理论宣讲,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场域融合,丰富“大思政课”教学。

(文字:中国教育报 图片:中国教育报 责编:任程龙 编审:方琼)

关闭】 【返回顶部】 【返回栏目】【首页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