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 日期:2016-10-13 12:23:06

课程名称

中文:社会调查与统计

英语:Society Investigate and Statistics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总学时

54

学 分

3

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

撰写人

涂桂华

职 称

讲师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社会调查与统计》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一门讲授人们自觉认识社会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课程,是一门具有方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科学。围绕着社会调查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本课程主要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立足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研究现代社会常用的调查与统计方法。主要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各种常用的调查、统计方法,从而能够对小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进行设计、调查、统计和分析。

(三)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历史发展及重要作用,熟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直接应用于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统计学的作用

第二节、测度

一、测度的理论。    二、测度的效度。    三、测度的信度。四、测度的类型。 五、测度的水平。

第三节、研究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因果解释。   二、因果关系。     三、研究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频数分布

一、频数分布的涵义。  二、百分数分布。  三、图示法。

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测度

一、集中趋势度的涵义。 二、均值公式。 三、中位数。 四、众数。五、分组数据的均值。 六、分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第三节、离散程度的测量

一、离散程度的涵义。   二、平均数。   三、标准数。

 

第三章   概率基础

第一节、概率入门

一、概率的涵义。二、两个概率的合并。三、概率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二项概率分布

一、正态概率分布。   二、特殊的概率分布。

 

第四章  统计调查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原则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二、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一、普查。二、随机抽样调查。三、非随机抽样调查。四、定期统计报表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收集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二、采访法。三、报告法。四、通讯法。五、试验调查法。六、网上调查法

第四节  调查方案与文卷设计

一、调查方案的意义。二、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三、问卷设计。四、调查技术

第五节  调查误差

一、调查误差的概念与种类。二、产生调查误差的原因。三、防止与减少调查误差的办法

 

第五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二、统计整理的程序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

一、审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二、审查资料的正确性。三、历史资料的审查。四、资料审查后的订正

第三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三、统计分组的种类。四、分组标志的选择。五、组数和组距、组限和组中值

第四节  统计资料汇总

一、统计资料汇总的意义。二、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三、统计资料汇总的方法

第五节  分布数列

一、分布数列的意义。二、分布数列的种类。三、分布数列的编制

第六节  统计资料的显示

一、  统计表。  二、统计图

 

第六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三、计算和应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三、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七章   平均指标

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特点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二、平均指标的特点。三、平均指标的作用,四、平均指标的种类

第二节  算术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二、简单算术平均数。三、加权算术平均数。四、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五、交替标志平均数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一、简单调和平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数。三、由相对数和平均数计算平均数。四、运用调和平均数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几何平均数

一、简单几何平均数。二、加权几何平均数。三、运用几何平均数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众数和中位数

一、众数。二、中位数

第六节  几种平均数的关系

一、算数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关系。二、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关系

第七节  计算和运用平均数的原则

一、同质性原则。二、与组平均数结合应用的原则。三、与具体事例结合应用的原则。

 

第八章   变异度指标

第一节  变异度指标的意义

一、变异度指标的概念。二、变异度指标的作用。三、变异度指标的种类

第二节  变异度指标的计算

一、全距。二、四分位差。三、平均差。四、标准差和方差。五、离散系数

第三节  偏度与峰度

一、偏度、峰度。二、偏度和峰度的简捷计算及应用

 

第九章   抽样调查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二、抽样调查的特点。三、抽样调查的作用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概率基础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二、概率的基本运算。三、概率分布。四、极限定理

第三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

一、总体的样本。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四、抽样误差。五、置信度与置信度区间。六、估计的优良标准。

第四节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一、简单随机抽样。二、类型抽样。三、等距抽样。四、整群抽样。五、多阶段抽样。

 

第十章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意义

一、建设检验的意义。二、估计与检验的必然联系。三、建设的命题。四、显著性水平。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

一、假设检验的思路与程序。二、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三、Z检验与t检验。

第三节  总体参数检验

一、总体均值检验。二、总体成数检验。三、总体方差检验。四、两类误差分析。

 

第十一章   相关与回归

第一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问题

一、相关的概念与种类。二、回归的概念与种类。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作用。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步骤。

第二节  直线相关与简单直线回归分析

一、相关图。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三、直线相关分析。四、估计标准误差。五、相关与回归再计算上的联系。

第三节  曲线相关与曲线回归分析

一、曲线相关与曲线回归的概念和分类。二、可线性化的曲线回归方程的方程变换及相关指数的计算。

第四节  时间数列自身相关与自身回归分析

一、简单自身回归方程。二、自身相关系数。

第五节  复相关与复回归分析

一、复相关与复回归的概念和种类。二、复相关系数与复回归方程的测定。

第六节  应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相关与否要以定性分析为前提。二、回归分析要正确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三、要选用正确的数学表达式。四、要注意回归分析应用的范围和条例。

 

第十二章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二、时间数列的种类。三、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一、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二、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三、计算和运用速度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   时间数列预测方法

第一节 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意义

一、时间数列预测分析意义。二、时间数列的因素分析。三、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基本因素。

第二节  长期趋势预测

一、时距扩大法。二、移动平均法。三、指数平滑法。四、最小平方法。

第三节  季节变动分析

一、同期水平平均法。二、同期比率平均法。三、长期趋势剔除法。

第四节  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分析

一、乘法型。二、加法型。三、乘加型。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第一节     指数的意义与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二、指数的作用。三、指数的分类。

第二节  综合指数

一、综合指数的产生和发展。二、指数化因素和同度量因素。三、综合指数的计算。

第三节  平均指数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二、综合指数变形的必要性。三、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综合指数变形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发

一、指数体系。二、因素分析法的意义。三、因素分析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四、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五、相对指标的因素分析。六、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七、平均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指数数列

一、指数数列的意义。二、指数数列的换算。三、不变权数、可变权数和远期指数的推算。

第六节  常用价格指数简介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三、工农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四、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贸易条件指数。五、股票价格指数。

 

第十五章、统计分析与写作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意义与原则

一、统计分析的概念与特点。二、统计分析的作用。三、统计分析的原则。四、统计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选择分析课题,拟定分析提纲

一、选题的意义。二、选题的原则。三、选题的来源。四、选题要防止的倾向。五、拟定分析提纲。

第三节  收集整理资料,计算分析指标

一、鉴别筛选。二、科学分组。三、计算分析指标。四、设计分析表。

第四节  立论布局谋篇,写作分析报告

一、  主题要几种、突出、唯一。二、标题要确切、简明、醒目。三、观点与材料要统一、结构要严密。

 

 

 

 

 

三、学时分配

章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机动

合计

授课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4

实验学时

 

 

 

 

 

 

 

 

 

 

 

 

 

 

 

 

 

、有关说明:(主要填写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如:教材及教学参与书的选用、先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等)

(一)教材:Kennth.J.Meier、Jeffrey L.Brudney等著《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教学参考书:

1、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三)教学组织方式:

以教师讲授法讲解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所学社会调查与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编制某种社会问题调查问卷,进行小样本社会调查,并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执笔人:涂桂华

                                                                 2016 年 5月20日

 

 

 

关闭】 【返回顶部】 【返回栏目】【首页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