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 日期:2016-10-13 12:46:32

课程名称

中文:中国哲学史

英语: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总学时

72

学 分

4

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

撰写人

景 云

职 称

副教授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的素养乃至人格的塑造都离不开文化的熏染,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凝聚。中国哲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内涵、人生智慧和精神境界,其中优秀的传统资源经过现代转生能为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修养、审美情趣等提供诸多的启示。中国哲学史这一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哲学基础,加深学生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为塑造现代人的人格提供文化、理论积淀。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对中国哲学的概念、命题的含义、特点及演变发展有准确的把握。

2.使学生对每个思想家的基本思想有所把握,能区别有关思想家思想的同与异。

3.对于一些问题,如人性、天人关系、认识论、知行观、形神观、心性等的发展脉络作一梳理,使学生能在横向知识上有一定的纵向了解。

4.扬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中,在介绍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尽可能联系学术前沿和现实问题,对传统问题进行再思考、再分析,激发学生与时俱进对传统问题作现实思考,发掘传统理论中固有的价值与意义。

二、教学内容

中国哲学史自先秦至近代横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其内容及其演变情况中国古代哲学史可分为四编。第一编先秦哲学,共11章;第二编秦汉至隋唐哲学,共9章;第三编宋至清代中叶哲学,共12章;第四编近代哲学,共7章。

 

第一编  先秦哲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一、中国哲学的萌芽

(一)创世神话与天人关系     (二)宗教信仰与人神关系

二、中国哲学的雏形

(一)《易经》的阴阳与卦象    (二)《尚书》的五行与天德

(三)“天命靡常”与“敬德保民”

三、春秋时期天人观与人神观的转变

(一)“天道”与“人故”      (二)民为神之主

 

第二章   孔子的哲学

一、“仁”的提升与“人”的反思

(一)“仁”的提升             (二)“人”的反思

二、“礼”的发展与“道”的追求

(一)“礼”的本质与功能       (二)“礼”的提升与发展

三、“天”的思考与“命”的探索

(一)“天”的内涵             (二)“命”的意蕴

四、“中庸之道”与辨证思维

(一)“中庸”的表现形式       (二)“中庸”的方法论内涵

五、孔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

(一)孔子思想的价值          (二)孔子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老子的哲学

一、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宇宙观

(一)以无为道     (二)道生万物      (三)“惟道是从”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

(一)“有无相生”   (二)“反者道之动” (三)贵柔守雌

三、道法自然的社会历史观

(一)“道法自然”    (二)无为而治

四、老子哲学的地位与影响

(一)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二)老子哲学的历史影响

第四章   墨子哲学

一、“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历史观

(一)“兼爱”与兴利     (二)“贵义”即“利人”

二、“天志”、“明鬼”与“非命”的天人观

(一)“天志”与天子之正(二)“明鬼”与赏善罚恶(三)“非命”与信赖人力

三、“三表法”与“察类明故”的认识论

(一)“取实予名”   (二)“察类明故”  (三)“言有三表”

四、墨学的影响及其中绝

(一)墨学的影响     (二)墨学的中绝

 

第五章:子思与孟子的哲学

一、道德的“五行”与“中庸”

(一)道德的“五行”    (二)《中庸》的思想

二、性善说与心性修养论

(一)性善说            (二)心性修养论

、仁政说与民本思想

(一)重义轻利          (二)民贵君轻

四、圣人说与英雄史观

(一)圣人说            (二)英雄史观

 

第六章:庄子的哲学

一、道论与天论

(一)“物物者非物”  (二)“物物而不物于物”   (三)“无以人灭天”

二、齐“物论”与“齐物”论

(一)齐是非         (二)齐万物

三、逍遥游与无待世界

(一)小大之辨       (二)心斋坐忘             (三)与道同体

四、“原天地之美”的艺术精神

(一)由技入道       (二)“原天地之美”

 

第七章:《易传》的哲学

一、《易传》的变化观与宇宙生成论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太极”与形上之道

二、《易传》“三才之道”的系统观

(一)“天地变化,生人效之”   (二)“三才之道”

三、《易传》的道德论与社会观

(一)“继善成性”的道德观     (二)“崇德广业”的社会观

 

第八章:名家与后期墨家哲学

一、惠施的“历物之意”

(一)“至大无外”与“至小无内”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小同异”“大同异”及其他命题

二、公孙龙的名辨理论

(一)名实论   (二)指物论   (三)白马论   (四)坚白论

三、后期墨家的名实观

(一)名实相耦      (二)“以说出故”

 

第九章:荀子的哲学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

(一)“明于天人之分”        (二)“制天命而用之”

二、“化性起伪”的人性论

(一)性恶论          (二)化性起伪

三、“隆礼重法”的社会政治主张

(一)“隆礼重法”     (二)修身以治国

四、“解弊”与“正名”的认识论

(一)“虚壹而静”     (二)“制名以指实”

第十章:韩非的哲学

一、 “法”、“术”、“势”统一的法制观

(一)“法”、“术”、“势”个有其用  (二)“法”、“术”、“势”相互为用

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观

(一)“世异则事异同”            (二)“当今争于气力”

三、“道理相应”的自然观

(一)道乃万理之所稽             (二)理定而物可得道

四、“参验”论与“矛盾”说

(一)“托于天智以思虑” (二)“因参验而审言辞” (三)不相容事不两立

 

第十一章:先秦时期其他学派的哲学

一、兵家学派的哲学

(一)孙武的军事辩证法    (二)孙膑的军事辩证法

二、黄老学派的哲学

(一)《黄帝内经》与黄老之学的兴起  (二)《管子》与黄老之学的发展

三、阴阳学派的哲学

(一)“大小九州”说       (二)“五德终始”说

 

第二编 秦汉至隋唐哲学

第十二章:秦与汉初的黄老思潮

一、《吕氏春秋》的哲学

(一)“用众”说                  (二)“贵因”论

二、《淮南子》的哲学

(一)“道始于虚霩”的宇宙观      (二)“依道废智的无为论”

(三)“体本抱神”的修真论

三、《论六家要旨》的学术观

(一)对先秦个家的判释           (二)对道家的推崇

 

 

第十三章:董仲舒的体系建构与儒学的经学化神圣化

一、汉初儒学的复兴

(一)陆贾的“道基”说   (二)贾谊的“过秦”说

二、董仲舒的宇宙论

(一)天乃群物之祖     (二)天道之大在阴阳    (三)“同类相动”

三、董仲舒的人性论

(一)“人副天数”      (二)性有三品

四、董仲舒的政治观

(一)“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二)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三)“天人感应”与“天谴”说(四)“天不变,道亦不变”

五、儒学的经学化与今古文经学之争

(一)经学地位的确立      (二)今古文经学之争

六、谶纬思潮与《白虎通义》

(一)谶纬思潮与神秘主义的泛滥  (二)《白虎通义》与思想统治的强化

             

第十四章:王充的哲学

一、“元气自然”的宇宙论

(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二)“疾虚妄”、破谶纬

二、注重“效验”的认识论

(一)“知物由学,学之乃知”  (二)“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三)明于有效、定于有证

三、偶成说与命定论

(一)“物事相遭”、“偶适相遇” (二)“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

 

第十五章  《黄帝内经》的哲学

一、阴阳五行的整体观

(一)阴阳平衡             (二)无行生克

二、脏腑经络学说的整体观

(一)脏腑学说的系统思想   (二)经络学说的联系思想

三、辨证施治思想的整体观

(一)辨证施治的观念        (二)“杂合”、“参合”的方法

 

第十六章 道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

一、王弼哲学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二)“得意忘象”的认识论

(三)“崇本息末”名教观

二、嵇康与阮籍的哲学

(一)“万物为一”的宇宙观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名教观

(三)“触情而行”的价值趋向

三、裴頠与欧阳建的哲学

(一)裴頠的“崇有”论        (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四、郭象哲学

(一)“独化于玄冥之境”的本体论(二)“性分自足”的价值观

(三)自然名教的统一论

                 

第十七章:隋唐哲学

一、佛教的传入与“六家七宗”的形成

(一)“本无”义     (二)“心无”义     (三)“即色”义

二、僧肇的哲学

(一)“不真空”的缘生论         (二)法无来去的动静观

(三)有名无名、有知无知的涅槃论

三、慧远的哲学

(一)“法性”的本体论           (二)无尽因果的报应论

四、道生的哲学

(一)实相无相的佛性论          (二)顿悟与一阐提有佛性

五、范缜的哲学

(一)“形神相即”与“形质神用” (二)质用之辨

 

第十八章 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一、吉藏与三论宗

(一)“无得正观”与“四重二谛”    (二)中道观

二、智顼与天台宗

(一)“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二)“性具善恶”与“三因佛性”

(三)止观双修

三、玄奘与唯识宗

(一)“唯识无境”        (二)八识       (三)三自性

(四)“转识成智”        (五)五重唯识

四、法藏与华严宗

(一)法界缘起    (二)六相、十玄门   (三)法界观  (四)五教十宗

五、惠能与禅宗

(一)“见性成佛”     (二)“自心三皈依”      (三)离相离念

                 

第十九章  道教的传播与丹道理论

一、道教的形成与早期的外丹道

(一)道教的发生与发展    (二)早期道教的丹道理论

二、唐朝道教的重玄学与性命论

(一)唐初的重玄学        (二)盛唐的性形双修说

三、内丹道的兴起与三教的会通

(一)内丹道的兴起        (二)道教与儒释的会通

 

第二十章  经学的重整与中唐儒学

一、经学的变迁与《五经正义》

(一)经学的变迁              (二)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二、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哲学

(一)柳宗元的宇宙论与历史观  (二)刘禹锡的天人观

三、韩愈与李翱的哲学

(一)韩愈的道统论与人性论    (二)李翱的复性说

第三编 宋至清代中叶的哲学

第二十一章 宋初思潮与理学初兴

一、宋初儒学复兴与“庆历新政”

(一)宋初儒学复兴           (二)“庆历新政”

二、周敦颐的宇宙论和境界论

(一)“无极而太极”          (二)太极与动静

(三)“诚者圣人之本          (四)孔颜乐处

三、邵雍的象数学

(一)先天之学               (二)元会运世

四、王安石的新学

(一)道德性命之学           (二):“万物一气”与“道立于两”

五、沈括的自然哲学

(一)“主于气”的自然观      (二)“求故类推”的方法论

 

第二十二章  张载的气学

一、“太虚即气”的本体论

(一)“太虚即气”         (二)对佛老的批判

二、天、道、神、化的宇宙观

(一)“天”与“道”       (二)“一故神,两故化”

三、“德性所知”的修养论

(一)“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二)“德性所知,不萌与见闻”

(三)“尽心则知性知天”

四、“民胞物与”的境界论

(一)“自诚明”与“自明诚”    (二)“民胞物与”

         

第二十三章  程颢与程颐的天理论

一、“天理”与“性”的本体论

(一)“天下只有一个理”        (二)“性即理也”

二、程颢的工夫论与境界论

(一)“识仁”的工夫论           (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论

三、程颐的修养论与认识论

(一)“主敬”的修养论           (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第二十四章  朱熹的理学

一、理本气末的理气论

(一)理气不离不杂      (二)理先气后     (三)理一分殊

二、理欲观与心性论

(一)天理与人欲        (二)心统性情

三、修养论与知行观

(一)主敬涵养          (二)格物致知      (三)力行致知

四、朱熹哲学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一)朱熹哲学的贡献     (二)朱熹哲学的局限

 

第二十五章  陆九渊的心学

一、“本心即理”的本体论

(一)仁义者人之本心       (二)心即理

二、发明本心的修养论

(一)发明本心             (二)剥落物欲

三、自作主宰的人格精神

(一)自作主宰    (二)六经皆我注脚

四、朱陆之争

(一)“尊德性”与“道学问”    (二)无极太极之辨

 

第二十六章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之学

一、陈亮的事功思想

(一)事功与道、理、德             (二)王霸与义利之辨

二、叶适的功利之学

(一)建构“皇极”与“弓矢从的”   (二)正谊谋利与明道计功

第二十七章   王阳明的心学

一、阳明心学产生的背景

(一)元初的儒学北传     (二)定朱学于一尊    (三)和会朱陆

二、龙场悟道与心即理

(一)龙场悟道           (二)心即理

三、知行合一论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二)“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四、致良知教

(一)“致良知”的提出(二)“良知”与“见闻酬酢”(三)“致良知”的落实

五、阳明心学的理论特色及历史影响

(一)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宋明心学之集大成者

 

第二十八章  罗钦顺与王廷相的气学

一、罗钦顺的哲学

(一)“理只是气之理”          (二)对佛学与心学的批判

二、王廷相的哲学

(一)“气者造化之本”与“理载于气” (二)性与气相资 (三)“教与法行”

 

第二十九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中国哲学转向

一、对理学的总结与早期启蒙思想

(一)理学的问题意识及其历史演变    (二)早期启蒙思想的特征

二、李贽的“异端”思想

(一)是非无定论(二)“童心”说与“人必有私” (三)人本自治与圣凡平等

三、徐光启的科学观与文化观

(一)破除风土与情调人力            (二)“责实”与“求精”

(三)“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第三十章  黄宗羲与方以智的哲学

一、黄宗羲的哲学

(一)“盈天地间皆气”      (二)“天下之理皆非心外之物”

(三)“公天下”的政治理想  (四)“一本万殊”的学术史观

二、方以智的哲学

(一)“盈天地间皆物”      (二)“心”、“所以”与“太极”

(三)“质测即藏通几”      (四)“交”、“轮”、“几”与“合二为一”

 

第三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学

一、“气化日新”的宇宙本体论

(一)气——诚——实有     (二)理气相依    (三)道不离器

二、“能必副所”与“行可兼知”的认识论

(一)“以心循理”与“能必副所”     (二)知行相资以为用

三、“日生日成”的人性论

(一)“性日生日成”        (二)天理寓于人欲之中

四、“理势合一”与“依人建极”的历史观

(一)理势合一             (二)依人建极

 

第三十二章  颜元、戴震与章学诚的哲学

一、颜元的哲学

(一)重“习行”的实学观    (二)反对“理善气恶”的人性论

二、戴震的哲学

(一)“察分理”的认识论     (二)“由词通道”的方法论

(三)批判理学“以理杀人”  (四)欲私之辨

三、章学诚的哲学

(一)“六经皆史” (二)“言性命者必究于史”  (三)“即器以明道”

 

第四编  近代哲学

第三十三章  龚自珍与魏源的哲学

一、龚自珍的哲学

(一)揭露“衰世”的社会批判      (二)力主“更法”的变异史观

(三)推崇“自我”的价值观

二、魏源的哲学

(一)“变古便民”的历史观         (二)“及之而后知”的知行观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观

 

第三十四章  康有为的哲学

一、天变道变的进化论

(一)无刻不变的自然观         (二)三世进化的历史观

二、“大同”与“仁”的近代诠释

(一)大同理想的近代化         (二)求乐免苦的人道标准

三、智导仁归的中西文化馆

(一)以西学为导向的“开民智” (二)以仁为主轴的孔教国魂

 

第三十五章  谭嗣同与梁启超的哲学

一、谭嗣同的哲学

(一)“仁学”的“以太”说      (二)“仁学”的“两三世”说

二、梁启超的哲学

(一)进化即进步的历史观       (二)培养新型国民的“新民说”

 

第三十六章  严复的哲学

一、基于近代科学的天演哲学

(一)作为世界观的进化论       (二)“质力相推”、“物竟天择”的进化观

二、“实测内籀”的认识论和归纳法

(一)强调“实测”的认识论     (二)注重“内籀”的逻辑思想

三、“自由为体”、“开明自营”的“新民德”

(一)“自由为体”的道德行为    (二)“开明自营”的功利主义

 

第三十七章:章太炎的哲学

一、“革命”的进化论

(一)“阿屯以太”与“以思自造”的自然进化

(二)竞器合群与合群革命的社会进化  (三)善恶苦乐并进的“俱分进化”

二、“革命开民智”的知行观

(一)行先于知与知先于行(二)概念抽象与原型观念(三)演绎法与辩说之道

三、“依自不依他”的“革命道德”

(一)革命非为一己的道义论      (二)“自贵其心”的道德前提

 

第三十八章  孙中山的哲学

一、宇宙进化三时期的思想

(一)宇宙进化的历程         (二)“突驾”说与“互助原则”

二、“知难行易的学说

(一)“知难”与“行易”      (二)科学之“知”与实践之“行”

(三)以“行”为“知”的起点与终点

三、三民主义与民生史观

(一)新旧三民主义           (二)民生史观与服务众人

四、“因袭”、“规抚”、“创获”的文化观

(一)“物质文明”、“心性文明”的同步建设  (二)创造中西合璧的新文化

 

第三十九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思想流派的争鸣

(一)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二)各思想流派的自由争鸣

二、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一)由民彝史观转向唯物史观       (二)传播与阐发唯物史观

(三)“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的统一

三、实用主义哲学与知觉主义哲学

(一)胡适的实用主义               (二)梁漱溟的唯意志论和知觉主义

四、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一)玄学派的唯意志论             (二)科学派的实证论

(三)马克思主义者对两派的批评

 

 

三、学时分配

章序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第四编

机动

合计

授课学时

32

16

16

4

4

72

实验学时

 

 

 

 

 

 

、有关说明(主要填写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如: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先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等)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清华大学出版社。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聚德:《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执笔人: 景 云

                                                                            2016 年 5月20日

 

 

关闭】 【返回顶部】 【返回栏目】【首页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