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行走的思政课堂

我院2024年“循迹溯源担使命 学思践悟传薪火”实践团赴闽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6日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7月1日至7月2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潘怀杰老师带领14名学生组成“循迹溯源担使命 学思践悟传薪火”实践团,深入龙岩市新泉整训纪念馆、古田会议旧址群、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等多个革命老区根据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参观走访了新泉整训纪念馆与江一真纪念馆。新泉整训是红四军首次大规模、规范化的全军集训,被称为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起点,是人民军队建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团通过观看馆内图片资料、实物陈设与文献史料,重温了红四军新泉整训的光辉历程;在讲解员的生动叙述下,实践团了解了革命先辈江一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切实感悟了江一真同志“一生求真,一心为公”的求实精神。

7月1日下午,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协成店,毛泽东同志曾在此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光辉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新中国的建立,留下了一笔永恒的珍贵文献和精神财富。随后实践团来到了革命决议开始的地方——古田会议会址,实践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仔细倾听讲解,认真学习会址背后的历史渊源及会议精神,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走出会址,实践团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园,并于毛主席雕像前举行了庄重的瞻仰仪式,向毛主席雕像敬献花篮、三鞠躬,并缓缓绕行毛主席雕像,深情表达了对革命伟人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实践团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段段深情文字,深入了解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深刻感受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7月2日上午,实践团深入参观了邓子恢纪念馆、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感知邓子恢、郭滴人等人领导“闽西四大暴动”之后田农民武装暴动的历史经验,进一步理解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艰辛之路。随后,实践团来到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实践团从红色星火可燎原、红色闽赣路千里、红色土地展宏图、红色理论谱新篇、红色故乡又出发和红色旗帜永不倒等展区全面了解了闽西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斑驳珍贵的文物前,实践团成员们驻足察看,仔细研究并展开深入热烈的探讨。

闽西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循迹溯源担使命 学思践悟传薪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充分用好闽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旧址和展览馆前,开展实景化、体验式、沉浸式的实践活动,以“走、拍、讲、写”等形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做到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实现了“社会大课堂”与“大思政课”有机结合。未来,实践团全体成员将继续背负使命,砥砺奋进,继承先辈荣光,传承红色基因,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让红色资源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文字:李佳祺、张虹图片:陈婧、姚艳强 责编:潘怀杰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