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行走的思政课堂

行走的思政课堂|青春筑梦 乡情激昂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浏览次数:

用科技智慧,助力乡村发展,

用青春汗水,浇灌希望之田。

筑梦青春,"乡"约盛夏。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担当。

青春三下乡,筑梦正当时。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

用青春之力开启乡村实践新篇章!

01实践故事

《扬帆实践展宏图,

刺桐大地写青春》

作者:李卓然

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更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2024年暑期,李卓然同学前往丰泽区委老干部局参与扬帆计划的实习,作为办公室内勤,她认真做好材料撰写、会议纪要抄录、办公文件整合汇总等每一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政府机关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定的了解,更实现了观念上的进一步重塑、思路上的进一步拓宽。最后,她以一个“涌泉·扬帆之星”的荣誉称号、一份实习总结以及一部实习风采视频,为这段旅程画上了完满的句号。奇骏小路留脚印,刺桐大地写青春。通过本次实习,李卓然同学深刻地认识到,泉州,这座有着“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之称的沿海城市,不仅是她最为熟悉的家乡,更是她迈向社会的起点。当代青年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勇敢迈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应时代之需,为家乡、社会乃至国家需要做出自己的贡献。

精彩选读

一、启程:细微处识机制,憧憬中植宏愿

老干局的工作体现的不仅是党和国家对离退休干部的充分尊重和高度重视,保障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更能传承和弘扬好老干部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增添正能量。在我看来,我所就读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与老干部局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因为这是一个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的重要专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和政策领悟力,由于该专业还承担着培养师范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学生们在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面也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他们在未来不但可以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的工作,亦可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以本专业为基础,开展宣传、组织、管理等。

二、探索:实践提素养,磨砺增专长

在实习接近尾声之时,团区委组织各部门的实习生到真武庙影视文化产业园进行研学实践。在这个以“真友本市·放松市场文化艺术节”为名的新零售市场中,年轻人们可以尽情享受餐饮美食、艺术展览、户外露营、品牌文创、音乐演出等,我在这其中不仅领略到了泉州世遗文化的无限魅力,更深切体会到家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生动实践,紧跟时代步伐,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互碰撞,将大批的年轻人们吸引至其中,打造出了“青春、鲜活”的国潮城市形象。华灯初上、晚风拂面,此情此景,也进一步引发了我对家乡世遗文化传承、创新的深刻思考。

视频作品

《青春筑梦乡村,行思共向未来》

作者:刘婷婷

创作思路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夏天,一群怀揣梦想与热情的青年学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行思向未来”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漳州长泰的征途,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视频以“青春筑梦乡村,行思共向未来”为主题,记录了实践队员们深入乡村、服务群众、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点点滴滴和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勇于担当的青春风采,以及他们如何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共同探索乡村发展的未来之路。

02视频作品

《一“漳”四季拍立得》

作者:刘铭毅、何心语、王婷

创作思路

视频作品《一“漳”四季拍立得》通过拍立得快闪的镜头表现形式,将漳州的四季风情与特色精神标志巧妙融合,传唱漳州儿女与漳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四季之歌”。视频以春日芝山红楼的历史沉淀开篇,展现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转至夏日女排风采,彰显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与国运兴盛的自豪;秋天则以东山木麻黄的金黄,讲述谷文昌带领人民治沙造林、造福百姓的感人故事;最后定格于冬日警旗飘扬,体现“漳州110”守护安宁、为民服务的本色初心。

“一‘漳’四季拍立得”不仅是我们对漳州这座古城的探索与记录,更是我们青年一代与漳州共成长、同呼吸的生动写照。在党的领导下,漳州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速度迈向新时代。而我们,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把这份热爱与责任扛在肩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三下乡实践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参与社会事业,学生们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能力、锤炼品格,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剪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任程龙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