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学工动态

军训进行时②|迷彩启航,初心淬炼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浏览次数:

烈日当空,军姿挺拔;腿脚酸麻,步伐坚定。军训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意志的极限。当汗水模糊了视线,当疲惫席卷全身,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咬紧牙关,昂首挺胸?是在心底默念无数遍的“坚持就是胜利”,是教官嘶哑嗓音中的殷切期望,更是深植于马院学子骨髓中那股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日记,感受汗水如何浇灌出青春的担当。

军训日记1

王心远

25思政一班


烈日操场:奔跑与敬礼

日头依旧灼得人睁不开眼,篮球场地面泛着热气,我们的跑步训练就在这热浪里开始。脚步声踏得整齐,汗水顺着额发往下滑,模糊了视线,却不敢抬手擦拭——教官说跑步要身姿挺拔,摆臂要有力。刚跑完几趟,又练起敬礼。右臂迅速抬到帽檐,指尖绷得发僵,阳光直射在手臂上,皮肤晒得发烫。胳膊酸了就咬牙撑着,直到教官喊“礼毕”,才敢缓缓放下,甩甩发麻的手臂。

休息时看同学们通红的脸颊,听着彼此粗重的呼吸,却没人抱怨。这烈日下的奔跑,是青春的节奏;标准的敬礼,是成长的姿态。每一滴汗水,都在见证我们从散漫到坚毅的蜕变。

军训日记2

黄一格

25思政一班


我看见了——我们

在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图谱中,友谊分为三类:效用之友,如晨之朝露,利益晞干情则散;快乐之友,如雨后虹霓,欢愉散尽影则消;德性之友,如云山雪松,欣赏彼此灵魂的挺拔而常青。

而军训,创造了现代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极致体验,是为“德性之友”的绝佳熔炉。亚里士多德说,共同生活是这种高尚友谊的唯一温床。在这里,我们一同迎接清晨的曙光,一同直面正午的烈日,一同相聚星空下欢歌笑语。当标签被汗水洗去,肤浅在坚持中褪尽。

于是,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颤抖的双腿撑起不屈的脊梁,嘶哑的喉咙呐喊出集体的魂魄,疲惫的双眼燃烧着青春的炽热。正是在这全天候、高强度的相伴中,我们得以穿透日常社交的伪装与客套,直视对方灵魂深处质朴而高贵的内核。

我们为友,不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看见了你是怎样的人”。这份情谊,如训练场上的蓝天,纯净而不掺杂功利与算计。

而这段在军训中铸就的“袍泽之谊”,或许将是我们一生中最接近亚里士多德理想的友谊范本。它教会我们,最高尚的情感,往往诞生于最艰苦的磨砺,最真实的生活。

而当嘹亮的军歌渐远,未来的风雨来袭,“我们”依旧能够携手,坦然共进……

军训日记3

黄欣颖

25思政一班


团结就是力量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就像《祖国不会忘记》的歌词那样,经过4天的军训,我们整个排已然成为了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拉歌时正是每一个同学的放声歌唱,才使得整个团队的声音更加洪亮。每一个同学在做动作时用余光和身边的同学标齐,才使得整个队伍的行进更加好看。    

团队里的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让八连一排在军训会操时成为榜样,不给三营丢脸。团结就是力量,相信在会操时,大家一定都能有出色的表现。

军训日记4



黄雅萱

25思政一班


青春,在雨中挺拔

晨光穿透薄雾,田径场上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25级新生的军训进入第四天,迷彩色的队伍在湿润的橡胶跑道上格外醒目。“立正!”教官的口令划破晨空。四十多双军鞋后跟迅速靠拢,发出清脆的碰撞声。“稍息!”脚步齐刷刷向外展开,动作干净利落。停止间转法训练中,左右转体的“唰唰”声此起彼伏,像秋日里整齐的节拍。

行进训练是今天的重头戏。齐步走的摆臂要定格在同一高度,正步练习时需将腿定在半空。汗水顺着鬓角滑落,但队伍始终保持笔直。最难忘的是雨中训练——突如其来的细雨敲打在迷彩帽上,年轻的面庞却写满坚定。敬礼练习时,雨水顺着抬起的手臂流淌,目光却始终坚毅。

从最初的动作生疏到如今的默契配合,四天的磨砺让我们迅速成长。每一次靠脚声从参差到齐整,每一声口号从零散到洪亮,都是青春蜕变的见证。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向训练场。迷彩服上的水珠闪闪发光,如同他们眼中跃动的光芒。这段用汗水和毅力书写的军训篇章,正成为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开篇。

军训日记5

吴芷萱

25思政二班


迷彩青春

军训的迷彩绿,是我正式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抹底色。太阳高照,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的瞬间,我看见同班的同学们都在默默坚持,坚毅的眼神同样鼓舞着我。于是我抿着干燥的嘴唇,继续站好标准的军姿。

这样集体的画面,在军训里还有很多。食堂里,总有人主动帮同学打饭;宿舍中,谁不舒服了,大家会轮流帮忙打热水、照顾细节。从前娇气的我,开始学着咬牙坚持每一次正步踢腿,哪怕腿酸到发抖也不肯放弃;曾经更关心自我的人,在看到战友们互相扶持时,也会渐渐懂得了“集体”二字的重量。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练习踏步时不小心绊倒,旁边的同学第一时间拉住我的手腕。关切的眼神和轻声的话语是比太阳还要耀眼的存在。那一刻,迷彩服的粗糙触感下,是人心的温热。

再看阳光下的那片迷彩,每一道折痕里都藏着我们的故事,每一次敬礼都映着我们的蜕变。这青春的迷彩,是勋章,也是我们奔赴大学生活最挺拔的姿态。它让我明白,成长从不是孤军奋战,责任是在集体中发光,而那些军训里的感悟,会是我大学路上最亮的灯塔。

军训日记6

张妍慧

25思政二班


当青春遇见迷彩

十月红旗迎风摇,三营八连来报道。在黎明破晓之时,同学们便已整装待发。前一天晚上的充分休息为了迎接新一次的训练任务。听铿锵的步伐,看笔直的身姿,望整齐的方队,是我们用汗水写下的绚丽华章。

呼喊口令彻云霄,唱响军歌气势豪。“一二一、一二一”不仅牵引着我们有力的脚步,更是激起我们内心的激情。有趣的拉歌环节,我们都铆足了劲,男生嗓音浑厚如钟,女生声线清新悠长。刚柔并济交织出一首首振奋人心的红色军歌!

巾帼何须让须眉,百名红颜胜儿郎。在整齐的排列中,我们眼里满是胜利的光芒。齐步走的整齐划一,停止间转法的干脆利落,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分解和训练。训练场背后的内务整理,我们将细致严谨叠进被角,展示属于我们的风范!

同学们,两周的军训转瞬即逝,通过军训我们强健了体魄,更磨砺了意志;我们帮助了他人,更温暖了自己。学长学姐的优秀学习经历分享,激动人心的青春歌会,是我们大学生活难忘而精彩的一笔。当青春遇见迷彩,为我们生活增进光亮。时光不负追梦人,我们定能像歌词“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般砥砺前进,奋勇不息!

军训日记7

欧阳佳怡

25思政二班


迷彩色的青春

迷彩汇成一片昂扬的海洋,整齐的口号声围绕训练场上空,似将天空的晨雾刺破,朝阳下新青年正踏着整齐步向前方前进!

看!“稍息——立正!”口令落处,我们的脊梁瞬间挺拔如松,每一寸肌肉都绷着不服输的劲;“向左转——向右转!”动作利落如刀裁,靠脚声清脆响亮,那是我们所表现的决心与意志。重复的练习,滴落的汗水,褪去的是我们的稚嫩,但不能改变我们炙热的心!

听!训练场上最动人的旋律,“齐步——走!”口令一出,手臂摆动如振翅的雁阵,步伐落地似敲打的鼓点。同学们目光同频、呼吸同步,心中藏着一股劲,行动上更是如此。那“唰、唰、唰”的脚步声,是青春最铿锵的节拍,是集体力量最震撼的宣言。“团结就是力量”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思想的引领,行动的方向。同学们将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手肘距离30公分,彼此的呼吸,脚步相随的默契,这就是我们!这就是青年最好的模样!

青春底色是红色,我们是青春最好的体现!《人民日报》曾说:“巾帼不惧烈日,少年笑对骄阳。”军训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铁一般的纪律,顽强的意志,更展现我们鲜活的生命力。少年之姿,不惧骄阳,不畏艰难,只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团结奋进的精神!

军训日记8

许滢滢

25思政二班


于军训磨砺中,

悟坚持与协作之真意

站军姿时,毒辣的太阳炙烤着脊背,汗水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酸痛。可当听到教官的夸奖时,心底却涌起难以言喻的成就感。齐步走的练习更让我懂得“团结”二字的重量。从脚步杂乱的磕绊,到排面如刀切般整齐,我们在反复磨合中学会了倾听与配合,明白了个人的微小偏差,会影响整个集体的节奏。

军训教会我的不只是队列动作,更是一种坚韧的心态。当放弃的念头在疲惫中滋生时,身边同学挺拔的身影、教官沙哑却坚定的口令,都成了咬牙坚持的力量。这段迷彩青春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藏着最踏实的成长。我学会了直面挑战,懂得了责任与协作,更在汗水中读懂了“坚持”二字的滚烫分量。

军训日记9

邵瑞

25思政二班


方寸之间追山海,

军训之理伴人生

听到军训,起初我只是想秉持所谓的“中庸之道”,能够安然度过军训,但我发现这个想法实在很天真。在教官一次又一次的严厉指导与纠正下,我逐渐领悟,军训从不是应付就能过关,它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去感受筋骨从放松到紧绷时的微痛,去体会汗珠划过脸颊时的热意,去接纳每次矫正动作时带来的蜕变……在强筋健骨、突破自我的同时,我的思想也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我明白了个人力量或许微薄,但正是这数多份微薄之力,才凝聚成我们前行的磅礴洪流。唯有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为团体注入更坚实的力量,从而让团体愈发优秀。军训期间除了严苛的训练,还有轻松愉悦的休息时间,我在与同学们的谈话间,愈发熟悉了这个温馨的团体。

在篮球场的方寸天地里,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对追逐人生山海的渴望,并收获了足以影响一生的成长。军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它留下的印记与感悟,却足以伴随我们走过漫长岁月。

军训日记10

陈以智

25思政二班


绽放独特的生命光彩

国庆后我们迎来了大学军训。同学们迈着坚毅的步伐在操场上刻苦地训练,涌现着青春的活力。

军训是一个很棒的舞台。在军训的期间,总会冒出许多亮眼的同学,他们分享着自己的理想,展现着自己的才艺,亦或是毫无怨言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同学们都是埋头苦读的闽师大学子,而在军训的舞台上,同学们也迫不及待地亮出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新疆同学们在军训休息时间为大家跳起了新疆舞,传播着中华边疆的美丽文化,“古丽”们红遍了营地;练过武术的同学则毫无保留地秀出了自己的技艺,中华格斗艺术之美登上了操场,将年轻学子的精气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在军训训练过程中,各位负责人则肩负着严格指挥的担当,尽心竭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也保持着炽热的心,细心地观察同学们的身体状况,一发现有不舒服的同学就报备,并精心照料着他们,将同学情洒满了训练场地。而在场边,各位学长学姐也组成志愿者队,默默地保障着军训的正常运行。

军训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体质,同时也让同学们更了解彼此,让每个班级更加的团结。请同学们继续踊跃地做军训中的“明星”吧!

军训日记11

吴子怡

25思政三班


雨浸迷彩,踏响黎明

晨光未醒,哨声已划破天际。

迷彩着身,我们以挺拔的身姿迎接黎明。

脚步声声,铿锵有力——那是正步踏过湿漉地面的回响;摆臂如刀,整齐划一——每一次挥动都劈开微凉的空气。雨水悄然洒落,打湿了肩章、模糊了视线,却无人退却。口号愈发嘹亮,步伐愈发坚定,我们在雨中筑起一道青春的城墙。

踏步,踏碎水洼中的倒影;站立,站成风雨里不摇的松。雨水混着汗水,折射出年轻的光芒——那不是狼狈,是勋章。

“调整军姿——”“正步走——”!

教官的口令如战鼓催征,我们以行动应答:雨再大,也要踢出马院的风骨;路再滑,也要踏出我们的态度。

当云散雨歇,天空重归澄明,我们会记得:那一年军训,我们未曾退缩 !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漂亮!

军训日记12

洪思瑶

25思政三班


熹微里的迷彩,淬炼青春锋芒

晨光熹微,迷彩身影已在训练场上站定。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却浇不灭我们心中的热情。一次次正步踢腿,一声声昂扬口号,疼痛与疲惫常伴左右,但其带来的远不只是身体上的挑战,更是精神上的磨炼。响亮的军歌在训练场上响起,唱响的是我们的坚毅与团结。

军训是成长的熔炉,它火热,它煎熬,但它更淬炼意志。当我们走出熔炉,褪去青涩与怯弱,收获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并肩作战的情谊,还有面对挑战时永不服输的勇气,让青春在淬炼中绽放出耀眼光芒!

军训日记13

田心怡

25思政三班


汗水与迷彩

清晨的哨声划破校园的宁静,迷彩服的海洋便在操场上铺开。站军姿时,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双腿的酸痛在提醒着每一分坚持的重量。齐步走的摆臂、踢正步的抬腿,一遍遍重复的动作,从杂乱到整齐,是我们从陌生到默契的蜕变。教官的口令干脆有力,偶尔的示范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谨,却也会在休息时教我们唱军歌,用沙哑的嗓音驱散训练的疲惫。

夕阳下,拉长的影子与整齐的队列交织,一天的军训虽累,却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团结,也让这段迷彩青春的记忆愈发清晰。

军训日记14

蒋明芳

25思政三班


秋阳淬军姿,汗墨写少年志

秋风送爽时,丹桂的清甜漫过校园,却未消散空气中的热烈——我们正以最昂扬的姿态,迎接着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军训。它从不是简单的体能磨砺,更是一场意志的淬炼,为我们往后的逐梦之路,铺垫下自信与自强的基石。烈日悬于天际,热浪裹挟着每一寸肌肤,热汗顺着脊背滑落,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湿痕。少年们的脸颊被晒得通红,如正午时分炽热的太阳,可眼底的光芒比阳光更甚。

训练场上,挺拔的军姿是无声的宣言,每一道屹立的身影,都镌刻着不屈的韧劲;队列前,震耳欲聋的问好是赤诚的表达,每一声洪亮的应答,都满含着少年的礼貌与朝气。我们以汗水为墨,在秋日的训练场,一笔一画书写着属于青春的序章。

军训日记15

赖权霖

25思政三班


当青春,汇成光的海洋

晨光划开天幕,足音惊醒了沉睡的操场。迷彩服浸染朝霞,年轻的生命在汗水中燃烧。当疲惫试图压垮我们,教官倏然按下播放键,激昂的旋律如电流穿过身体,散乱的步伐在节拍中凝聚,整个方阵化作跃动的火焰,每个细胞都在节奏中燃烧。汗水是青春的勋章,疼痛是成长的印记。但比这些更闪耀的,是烈日下绽放的笑脸,是旋律中整齐划一的坚定。

此刻,所有心灵共振共鸣,万千步履踏出同一频率,我们似繁星点点终汇聚成光的海洋。这片训练场见证着我们的蜕变——从稚嫩到坚毅,从迷茫到坚定。双足擂响青春的战鼓,汗珠浸润成长的誓言。这段炽热的迷彩时光,将在生命的长河中永远奔涌,当我们回首,必会为当时热血沸腾的自己骄傲呐喊!

每一滴汗水,都是成长的勋章;每一次坚持,都是对懈怠的宣战。军训这场“淬火”之旅,正将我们锻造成更加坚韧的钢材。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担当从不是一句空话,它藏在踢正的每一次腿里,藏在磨破的每一双军鞋中。经此淬炼,我们愈发懂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深意,马院学子的意志,正于此百炼成钢。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沈书伊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