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学工动态

护“心”行动进行时,共筑心灵守护亭 ——世界精神卫生日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浏览次数:

世界步履匆匆,我们总在追逐远方的风景,却常常忽略了心底的风声。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提醒也是邀约——请慢下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或许你曾为学业的压力辗转难眠,为人际关系的困扰暗自神伤,为未来的迷茫感到焦虑——这些情绪从不是你的“软肋”,而是心灵在向你发出“需要被看见”的信号。不必把心事藏在角落,不必害怕展现脆弱,学会倾诉,学会暂停,学会给自己的心灵“充电”。

行动指南

01.建立压力缓解机制

每天留10-15分钟专属放松时间,做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事,使大脑从压力中抽离避免压力持续堆积。可以选择聆听舒缓的音乐,让轻柔的旋律抚平内心的烦躁;或是进行简单的冥想,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也可以做一些轻松的伸展运动,活动活动筋骨,释放身体的紧张感。

02.维护健康生理基础

控制咖啡因(如咖啡、奶茶)的每日摄入量,不依赖酒精、烟草缓解压力,这些物质会加重情绪波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进而维护良好的精神状态。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应对压力的能力。

03.培养积极认知习惯

接受不完美,允许自己有没做好”“不想动”的时候。不因偶尔的偷懒、失误苛责自己,减少自我内耗。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把困难视为提升自我的机会,而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当遭遇挫折时,不立刻否定自己,而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告诉自己“我可以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什么”。同时,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习惯,每天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如“我今天做得很好”“我有能力应对挑战”等,增强自信心和心理韧性。

本月,我院自律委员会心理协会组织各班召开以“护心行动进行时”为主题的心理班会,呼吁学生关注“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精神卫生不是“遥不可及的话题”,而是藏在我们每天的情绪里,不必强迫自己永远阳光灿烂,允许偶尔的低落像云朵掠过天空;不必苛求情绪时刻平稳,接纳那些起伏如潮汐的真实感受。给心灵松松绑,就像给花朵留出呼吸的空间,它才能自然舒展。

此外,为帮助我院学生缓解生活与学习中的焦虑与紧张情绪、调整好状态,10月25日,我院自律委员会心理协会于瑞京宿舍区桃李苑举办“压力退散,心光绽放”心理解压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解压花束、你画我猜、欢乐手工坊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积极的心理引导,帮助同学们以更乐观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王尔德曾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愿我们都能成为心灵的“摆渡人”,既摆渡自己,也照亮他人。今天,一起传递对心灵的关爱,让每一颗心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温柔以待,让这个世界因每一份健康的心灵而更加温暖

(文字:何恩泞 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沈书伊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