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5年7月13日,我院组织16名思政课教师赴四川大学参加2025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培训活动。

7月14日上午,研修培训班正式开班。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他回顾了川大马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的厚重积淀,勉励学员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把巴蜀大地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思政课堂的鲜活教材。

随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洪兵教授以《从古蜀文化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为题作首场报告,他围绕古蜀文化的概说、华夏文化的瑰宝:三星堆、巴蜀文化的特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古蜀文化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价值等几方面,有机融入巴蜀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脉络进行讲授,赢得阵阵掌声。

14日下午,参训教师走进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的足迹,逐一探访了战旗文化广场、战旗馆、战旗村社区、乡村十八坊及村史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学员们深刻了解战旗村在党建引领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在乡村十八坊,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布鞋制作、豆瓣酿造、酱油酿造等传统手工技艺,在一针一线、一缸一甑间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

7月15日,参训教师前往四川省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的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依次探访了永丰村的“一田一池一站”,亲身体验了“天府粮仓”的现代化图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殷殷嘱托。



午后,参训教师走进三苏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三苏祠博物馆。循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教师们参观了三苏生平展陈、文学成就、家训家风相关史料,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


据悉,本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培训为期7天,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参训教师们还将围绕文化自信、科技自立自强等主题,继续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深刻感受巴蜀大地的巨大时代变迁,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伟力。
(图:何铭灏\文:陈晓蕾 二审二校: 刘红旗 三审三校: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