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我院成功举办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三明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等院校专家、部分校友代表以及国家一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教师20余人等参加此次论坛。我院院长陈再生教授在论坛致辞,林海燕副院长主持论坛,思政系主任景云教授、吴学兵教授主持论坛阶段性发言。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洪晓楠教授以及宁德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游国斌教授分别作了《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及其重大意义》《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论坛主题学术报告。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石书臣教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目标与任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等方面作了主旨发言。


在论坛交流发言阶段,与会各专家围绕 “‘双万’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新探索”这一主题发表观点。首先,景云教授介绍了我院思政专业发展历程、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创新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随后,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范连生教授从思政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科研育人四个方面提出了思政专业新探索的思考;游国斌教授从思政专业实践活动开展、地方思政资源开发利用等两个层面对宁德师范学院思政专业办学历程、宝贵经验进行深入地介绍和分享。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与内容重点”发言阶段,何铭灏副教授以《社会科学概论》为例,分享了他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安排构想;魏俊副教授对红色金融专题教学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经验分享。随后,厦门市乐安中学安小应鸟老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例,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同向同行”的观点进行了分享;漳州市第一中学刘柳虾老师分享了结合“女排精神”这一本土思政资源开展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漳州市第一中学赖牡丹老师以《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为例,彰显了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原则”在高中思政课中的重要意义。学院吴学兵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例,对思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与路作了深入阐述。





余思新教授对此次论坛主题发言进行了点评。最后,石书臣教授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出了案例导入、实践带入、专题融入这三点深刻总结。
(文字:王佳惠、王怡灵 图片:王怡灵、宋杨靖 责编:吴学兵 编审:陈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