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领航计划

领航计划

领航计划|我院读书社开展“习近平与《资本论》”主题讲座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11月17日晚,我院读书社特邀李德栓教授在综南203教室作“习近平与《资本论》”专题讲座,2023、2024、2025级全体社员均到场参加讲座学习。

李德栓教授结合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研读《资本论》并撰写读书笔记、在厦门工作期间指导一名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读本科的正定籍学生如何作毕业论文等经历,以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浅出,总结分析了《资本论》对习近平的五点影响。

一是《资本论》对习近平知青时期理想信念的影响。《资本论》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两个必然”的合理性。习近平在梁家河时期,通过反复研读《资本论》,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并先后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这段经历为他此后在地方任职期间始终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是《资本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参考《资本论》中的商品经济思想,探索“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厦门、福州工作期间,他联系《资本论》中的产业经济思想,制定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如牵头编制《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820”规划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资本论》产业思想,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构建经济发展“双循环”新格局 、建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等,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

三是《资本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任职期间,习近平结合《资本论》关于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变换过程的思想,高度重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提出要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强调“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清洁世界。

四是《资本论》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资本论》体现了无产阶级立场,揭示了劳苦大众的地位和使命。在学习《资本论》后,习近平立志从政为民,致力于解决百姓温饱、脱贫、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精准脱贫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坚持人民至上”升华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五是《资本论》对习近平关于创新若干论述形成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机器生产本质归结为创新创造,肯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主张推动产业和科技创新融合,充分发挥创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百科全书,被恩格斯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在讲座最后,李德栓教授强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要重点研读和学习《资本论》,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阐释。

参加讲座的成员学习感悟

读书会伊始,李教授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等著作出版发行时事,引出了《资本论》的核心价值。当谈到青年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的窑洞里借着煤油灯光三遍通读《资本论》并写下十多本读书笔记的场景时,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此次活动主要从《资本论》对习近平五个方面的影响展开讲述,让我明白了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以自身行动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坚守,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用科学思维分析现实问题,让真理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之路,才能使我们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清醒认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5思政1班 宋恒栩  

本次专题分享会,李教授主要聚焦《资本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让我收获颇丰。习近平对《资本论》的研读贯穿岁月,从梁家河时期的启蒙到地方工作时的重温,尽显对真理的执着。这部著作不仅揭示了工农阶级的历史使命,论证“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更指引习近平在梁家河干实事、在正定等地严党建,以行动践行初心。《资本论》的思想启发习近平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孕育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其蕴含的自然观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提供理论滋养;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更在新时代升华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温经典,我深刻体会到,《资本论》的真理之光始终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也让我们明白,坚守科学理论、践行人民立场,是我们青年一代前行的根本遵循。

——24思政1班 王菲  

《资本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通过深入研读这部著作,从中汲取思想养分,树立了“为民办实事”的坚定信念。在后来陶海粟的采访中也说到:“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这一思想犹如一颗种子,在习近平后来的从政道路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比如,在脱贫攻坚期间,当年那句“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的质朴心愿也得到了实现,我们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伟大实践无不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要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23思政1班 罗启敏  

(文字:严城锋 图片:李美娟 责编:李德栓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