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合作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合作

校友专栏

思政初心赴会,校友灼见赋能|闽南师范大学第一届校友“名校·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分论坛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12月8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第一届校友“名校·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分论坛于励志楼317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院党委副书记邓战军主持,校友蔡长春、赵幼明受邀出席,2022、2023、2024级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论坛伊始,24学科思政专业研究生陈雅淇和黄诗琴同学以初中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为题,分别进行自己的片段教学展示。陈雅淇同学以漳州古城秩序维护为例,从国庆期间古城人流量高峰时期为出发点,进一步对社会上存在的无秩序现象进行辨析,最后通过井然有序、人们安居乐业的古城作为对比,启发维护秩序的意义。黄诗琴同学则以“漳州110”这一时代楷模为引,引发大家思考“漳州110在秩序上起了怎样的作用呢?”辅以视频有趣地讲授了秩序的意义和类别,进一步通过漳州110品味秩序的时代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两位同学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智慧平板、智慧机器人等多种教具,板书设计和讲解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紧接着,福建省优秀教师蔡长春老师为在场师生进行片段教学示范。他运用抽号软件、动画短片等多种数字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从自身已学习的知识入手,由“网络秩序”过渡到“社会秩序”,并将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相结合,加强与同学们的互动,为大家呈现了一堂“扎实、有情、意深”的思政课。

示范教学结束后,蔡长春老师对两位同学的片段教学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两位同学教学模式的逻辑性和主线清晰度,认为她们预留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合理运用本地化素材和科技手段,体现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养。同时,蔡老师也提出了宝贵建议,强调试讲时教师不应局限于讲台,应多走动观察学生,并且适当延长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点评环节后,福建省特级教师赵幼明老师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的真善美”这一主题为我院学子开展讲座。她指出,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的最强音,要深刻倡导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具有教育意义的素养话语体系。并进一步提出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新课标凝练核心素养,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生成为一名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她主张“真善美”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真善美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要以真为前提、善为目的、美为本质,坚持求真、向善、寻美。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本次校友论坛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协作、答疑解惑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校友的榜样力量。校友们通过分享亲身经历,传授了锤炼教学基本功和打造优质课堂的宝贵经验,共同探讨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之路。对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新时代优秀教师、传承红色基因、坚守教育初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字:张欣蓓 图片:李硕妍、林佳琪 责编:沈书伊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