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马院

媒体马院

我院学子赴东山开展“溯东山清正之源,践谷公廉孝家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浏览次数:

家风严则幸福立,廉风正则家国兴。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挖掘廉洁清正文化根脉,引导我院学子践悟廉洁文化时代内涵,厚植“崇廉尚洁”价值理念。7月3日至5日,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溯东山清正之源,践谷公廉孝家风”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漳州市东山县开展实地研学,院党委书记方琼、院长陈再生到场看望并指导。

启航•寄语铭心间

7月2日下午,我院举行出征仪式。院党委副书记邓战军希望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上好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学谷文昌精神,感悟其家风精髓;要带着理论与思想去实践,实践才会更有成效;做好理论与思想的充分准备,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长本领;推动实践活动既要“走心”,在思想上刻下印记;也要“走实”,在社会层面留下足迹;严守安全底线,强化团队协作,在实践中收获友谊。


溯源·清风拂初心

7月3日上午,在谷文昌廉政主题馆,实践队员们通过观看史料影像、参与座谈交流,深入感悟“四有书记”谷文昌廉洁修身、齐家、从政的为民初心。校友、东山县纪委白嘎老师结合“四十几件小事”手册,向队员们深刻诠释了谷公“权力姓‘公’不姓私”的廉洁奉公精神。

7月3日下午,在“我在径里有亩田”项目点,院长陈再生手持稻穗,以田埂为讲台开启“土味课堂”。他指出,“谷文昌不跟风虚报产量,带领群众试种木麻黄失败多次仍不放弃,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生动实践。”在百草园乡村振兴项目基地,90后乡村基层干部林主任与实践队员分享工作经历,实践队员们深切体悟“脚步向下、服务向上”的坚守。实践团还走访了村容整治项目,径里村孙书记的工作日常让队员们深切领悟“只有真正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百姓信得过,靠得住,托得付”。在全国文明村岱南村的芦笋文化馆,岱南村秉持“笋因节而尊,人因廉而正”的理念,以笋喻廉、以廉促兴,队员们纷纷感叹——从治沙求温饱到种笋奔共富,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干部“清正为民”的初心。

寻根·忠孝映丹心

7月4日上午,实践团首站踏访樟塘镇南埔村。在谢联棠故居,品读彰显孝廉底蕴的严明家训;于“谢谢里”新农人部落,领略青年村支书谢桂妹返乡深耕、活化古厝经济的奉献精神;在港西村,从东山保卫战史迹中感悟红色廉洁文化。

7月4日下午,在黄道周故居,实践团循着“理学大师”的精神足迹,聆听“至孝感天”的动人故事,深刻领悟“小孝持家、大孝报国”的价值意蕴。关帝庙里,关公的传奇故事引发了实践队员们对忠义精神的深刻思考:当代之“忠”,不在于个人信义,更应是对家国、人民与使命的赤诚担当。在谷文昌铜陵事迹馆内,展陈着这样一句话:“当县长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当官做老爷图享受的”。这句话不仅是谷文昌的从政誓言,更是他用一生的实践诠释出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品格。



悟行•廉策润桑梓

7月5日上午,实践团走进浓缩数代奋斗足迹的陈城镇澳角村史馆,感受独具特色“下海能打鱼,上岸能写诗”的渔家文化;漫步兴海大道,体验烟火气息浓郁的渔业风情,了解村民依托“龙虎狮象”地理优势发展特色渔业的智慧;实地探访电商一条街,见证“海兴村、海强村”战略下的共富活力;老支书一堂立足渔港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微党课,将“公款姓公,公权为民”理念深植学子心田;走进诗人许海钦,了解他的重教家风,感受他如何用诗歌描绘心中的大海故事。

7月5日下午,在澳角村典型访谈中,青年家代表分享了立足海洋经济、创新“渔旅融合”模式的创业历程,民宿业主则畅谈诚信经营、以廉兴业的实践心得。



此次东山之行,我院学子通过深度走访与沉浸式体悟,触摸廉洁精神与实践脉络,深刻领悟谷文昌孝廉家风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将廉洁意识融入青春航程的行动自觉,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END

(文字:王钰婷、毛璐瑶 图片:李颖诺、曾舒瑜 责编:任程龙 编审:邓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