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大思政课”建设暨“名师好课”送教活动举行
文章来源:中国网、福建网、闽南日报、咸宁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4-11-14
11月8日-9日,循足迹 育新人——闽南师范大学“大思政课”建设暨“名师好课”送教活动在东山一中举行。
本次活动以“共研一话题”“同上一堂课”“携循一足迹”为活动主线。来自福建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好课”送教活动第七组的名师,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龙岩、漳州等地高校与东山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共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新思路。

共研一话题。交流研讨教改经验,让“大思政课”改革再深化、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郑传芳认为,要引导学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转换成立志成才和建设新福建的动力。
联动教研,创新思潮“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同行,福建省高校“名师好课”送教活动第七组思政课教学名师,东山县教育局、东山一中相关负责人等立足教学教研成果,共研“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新路。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校长杨林香创新提出要深化扩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她认为,扩展场馆“大思政课”体系构建,就要强化场馆实践教学深度,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同上一堂课。示范引领深耕课堂,让“大思政课”资源再整合、教学再提升、创新再上新台阶。来自漳州市高校思政课教师、东山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研讨谷文昌先进事迹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东山县教育局局长朱柯源说,近年来,东山县与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合作,积极打造了学科主课堂、校园浸课堂、网络云课堂、社会大课堂等,助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东山一中打造独特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广受赞誉,精心培育的《新时代谷文昌先进事迹培根铸魂育新人的十年探索》获2024年福建省教学成果奖市级特等奖。

思政课“行”在路上,“走”入内心。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再生表示,近年来,闽南师范大学深入挖掘谷文昌先进事迹德育资源,做好“四个融入”,取得显著成效:融入第一课堂,通过在谷文昌纪念馆打造以“触摸历史脉动,弘扬谷公精神”为主题的“数字+”思政课教学直播课,讲好谷文昌先进事迹;融入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谷文昌先进事迹系列主题现场教学,感受谷文昌榜样力量;融入科学研究,成立全国高校首个谷文昌先进事迹研究中心,探究谷文昌时代内涵;融入社会服务,承办机关学校企事业各类干部培训班,举办谷文昌事迹的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展示等比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
携循一足迹。参会教师还走访参观了东山澳角村、谷文昌纪念馆、寡妇村展览馆等。
陈慧慧
责任编辑:夏岩
http://dicn.china.com.cn/phone/web/cmszx/detail2_2024_11/14/446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