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传统优秀文化 | 场馆探寻东山史,行走铸就家国心——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文章来源:福建高校思政网 更新时间:2025-1-13 20:2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1月8日至1月9日,由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再生和团委老师潘怀杰带领的寒假社会实践队以“场馆探寻东山史,行走铸就家国心”为主题,前往福建云霄和东山开展“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践过程
1月8日上午,实践队首先前往向东渠事迹展示馆进行调研学习。向东渠是惠及云霄县和东山县的伟大水利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实践队成员结合场馆的纪实照片和修渠物件,重温了五十多年前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建渠岁月。

随后,实践队成员实地参观了倒虹吸工程,深刻领悟到“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向东渠精神内涵,并从中汲取不竭奋进力量。


1月8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寡妇村展览馆进行参观。“寡妇村”也叫铜钵村,其形成历史承载着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不幸,维系着两岸人民的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血脉联系。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领悟当年“寡妇村”妇女们所遭受的苦难,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1月9日上午,实践队首先来到澳角村进行参观。澳角村三面临海,始终坚持以海兴村、以海强村,走出了一条耕海谋强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澳角村考察时表示,乡村振兴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通过此次参观,实践队成员对澳角村的发展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从中汲取了乡村振兴和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

随后,实践队走进谷文昌纪念馆,学习谷文昌同志“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在纪念馆内,实践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岛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等事迹,深刻感悟他一心为民的情怀和清正廉洁的作风。



1月9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关帝文化产业园,欣赏关帝文化建筑,了解当地民俗文化,深入领会关帝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及其对当地民众生活中的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关帝文化产业园考察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通过此次参观,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随后,实践队继续前往南门海堤参观,了解南门海堤在抵御海潮侵袭、保护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实践队走进百里木麻黄景区参观,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这片木麻黄林是一代代人辛勤栽种的成果,它们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阻挡了风沙的肆虐,还成为了当地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



漳州东山是海洋文化的富集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享有“东海绿洲”“蝶岛”等美誉。这里的人们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文化在此得以赓续和传承。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充分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资源,将实践课堂“落”在沿海村落、民俗场馆和百姓日常,开展多元化、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活动,以“走、拍、讲、写”为手段,以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为主要形式,用脚步丈量东山大地,用行动体悟东山文化,用故事传递家国情怀。

二、实践感悟
01.缪俊杰
此次东山之行,我深切感受到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当地的民俗文化中体会到先辈们与海共生的智慧与勇气。同时,我也从东山的发展与变迁中看到了“福”在这片土地上的具象化,它是安居乐业,是生态和谐,是文化传承。
02.林孟
此次东山行让我收获颇丰。我在寡妇村纪念馆看到了人民从苦难之中站起来的决心,在澳角村深刻领略了乡村振兴的魅力,在谷文昌纪念馆感受到了谷公的公仆情怀,从关帝文化中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参观了南门海堤和木麻黄后,更是对东山人民“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的习俗有了具象化的认知。
03.谢盈
此次的东山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百里木麻黄,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让东山从一座荒凉苦难的岛屿变成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海岛,谷文昌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深深触动了我,我也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谷文昌精神,努力成为一名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04.徐英桃
于我而言,东山之旅是一场心灵洗礼。在向东渠惊叹人工天河的智慧,寡妇村体会坚韧,澳角村沉醉振兴新貌,谷文昌纪念馆敬仰公仆精神,南门海堤、百里木麻黄领略奋斗力量,关帝文化产业园感受传统底蕴,不虚此行。这里的福,是渔业丰收,是文旅兴盛,是民风淳朴,东山之美,已印心间。
05.刘晓燕
此次东山岛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海洋文化的魅力。澳角村借渔业升级、电商拓展,让海产品“游”向全国;“海底返”(水族舞)表演、关帝信俗等,展现了渔民对海的敬畏与热爱。我深刻认识到,产业兴旺筑牢乡村发展根基,文化传承赋予乡村独特魅力,双轮驱动方能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06.章海龙
通过此次“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漳州考察时的足迹,深入探寻谷文昌纪念馆、关帝文化产业园、澳角村等地,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7.黄诗琴
本次东山之行,我深刻体会到了领袖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参观云霄县向东渠纪念馆、寡妇村纪念馆和谷文昌纪念馆,我学习到了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坚定信念。澳角村的乡村振兴成果和关帝文化产业园的深厚底蕴,让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激发了我传承文化的热情。
08.陈鸿烨
作为一名东山人,这两天跟着“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以更加系统的方式感受东山这座海岛的华丽蜕变。通过前期的资料调查和后期的社会实践,我们走进美丽海岛、走进东山生活、走进东山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像谷文昌同志一样中国共产党千千万万优秀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和责任担当,感受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学生党员的我,将时刻走在前、做表率,耕耘“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初心,一心为民争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干家、行动派,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深耕、奋楫笃行。
09.陈雅淇
参加此次“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在向东渠展示馆、谷文昌纪念馆,我看到了先辈们无畏艰难、一心为民的精神。寡妇村纪念馆里的历史,让我更明白要珍惜当下和平。关帝文化产业园的底蕴,更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前进动力,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
https://mp.weixin.qq.com/s/a10RD3woCT6C9wRSm2UfQg